MnO2納米材料,今天作為鋰電池負極應用,在酸性介質中,120℃和180℃條件可得到線狀氧化錳,而在150℃條件得到了花狀氧化錳,花狀氧化錳具有良好的儲鋰性能,在100 mA/g電流密度下進行充放電測試,50次循環后充放電容量穩定在125 mAh/g,庫倫效率達到99%以上。幾乎所有可變價金屬的氧化物都具有一定的嵌、脫鋰性質,其中以MnO2和V2O5最引人注目,鐵系氧化物的研究在近年來也有所發展。MnO2原材料豐富、造價低、制備方法簡單,并具有優良的離子傳導性和較高的嵌、脫鋰電位,深度放電容量大(高達200mA. h/g左右),在均相反應后期和異相反應過程中的電極極化程度小,因而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,有望在鋰離子電池中得到應用, MnO2的主要制備方法有化學沉淀法、低溢固相反應法和電化學方法等。具有層狀結構。嵌、脫視電位約3V (vs, Li/Li+),理論比容量高達442mA. h/g,資源豐富、價格低廉。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,鐵的氧化物在原料價格和環境友好程度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,其中類尖晶石結構的7-Fe, 03、剛玉型結構的a-Fez 03和尖晶石結構的Fe3O4都可以用作視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,盡管如此,由于所有的氧化物用作銼離r電池正極材料都存在明顯的容量衰退,這種材料在近階段還難以在商品化鋰離子電池中得到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