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:020-86611468 | 020-86603123
手機逛商城

掃描二維碼

微信小程序商城

掃描小程序

您好, 注冊

貝朗斯動力商城

0
我的購物車

最新加入的商品

首頁> 品牌資訊

品牌資訊列表

鋰電池的自放電因素

編輯:貝朗斯動力商城 發表時間:2019-08-15 瀏覽量: 983

二次電池都存在自放電現象,電壓相對高而自放電率又相對低,是鋰電池的一個賣點。什么是自放電?初始具備一定電量的電池,在規定環境下開路擱置一段時間,由于種種原因電量會損失一部分。電池保有盡可能多的電量不損失的能力,是電池的荷電保持能力,而剩余電量與原有電量的比,就是自放電率。

鋰離子電池的自放電速率決定于電極材料的種類和結構、電極/電解質的界面性質、電解質的組成和電池的生產工藝等,自放電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的容量降低百分數來表示:
x=(C前-C后)/(C前XT)X)×100%
式中,C前、C后分別為儲存前后電池的容量;T為儲存時間,常用月或年表示。商品化鋰離子電池的自放電率通常在每月10%左右,雖然與Ni-Cd電池(30%)相比不算高,但與前鉛酸電池((5%)相比也不低。引起鋰離子電池自放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兒個方面。

A、負極的自放電。負極的自放電主要源于負極的鋰以Li+形式脫出或進入電解質,其速率取決于負極的表面狀況和表面催化活性,而負極的表面狀況受電解質的影響十分明顯,故優化電解液的組成可以減小電池的自放電率。

B、正極的自放電是指電解質中的鋰離子嵌入到正極材料的晶格之中,從而引發正極自放電。其速率取決于Li+嵌入正極中的動力學因素,主要是正極/電解質的界而性質。

此外,電解質中雜質的出現也是造成電池自放電的重要原因,這是因為雜質的氧化電位一般低于鋰離子電池的正極電位,容易在正極表面氧化,其氧化物又會在負極還原,從而不斷消耗正負極材料的活性物質。引起自放電。所以,鋰離子電池對電解質的組成和純度要求很高。

推薦商品